对权力的监督有多种形式,包括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以及财经方面的监督等。
另一方面,按上市公司要求公开信息批露,接受股民监督。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去开拓。

国债大多被银行购买或承销,改善了银行的经营状况。核心资本充足率比较:中国账面5%,香港地区9.8%,新加坡18%,韩国6.4%,台湾地区10%,日本6.5%,美国8.2%,印度11%。农村存款向商业银行集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无疑使农村信用社雪上加霜。我国的负债率即国债余额/GDP,约为10%,加上特别国债和外债余额约为24%,低于45%的国际警戒线。其五,分类指导,允许经济发达地方的信用社办成地方性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
许多地方出现企业有债找政府、政府引导企业、党委要求法院配合,共同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就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重点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的信托投资公司。二是货币化程度或金融深化进程。
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业,还会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快速发展的势头,金融业依然属朝阳行业,但与过去的二十年比,整体来看己渐进入发展次黄金期。因此随着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间接融资将更多被直接融资所替代,银行传统业务将受此影响。而保监会2010年出台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20%。比如银行有央行充当备用资金池,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
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迅猛,近10年来的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4.7%。远期有条件和机会的情况下,进入银行业务。

(三)根本性改变资产公司发展模式 一是促使资产公司整体跃升一个大台阶。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资本、技术以及生产率提高来支撑。(一)银行业将步入转型和适度增长 银行是我国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融资中介。在大的制度环境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的速度。
根据前面分析,目前重组保险机构具有市场可行性,平台发展处于劣势的资产公司通过重组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并将其作为支柱业务平台,具有多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只能在未来可能条件下,并购小银行加以培育发展。这为金融机构控股保险公司留下了绿色通道,资产公司是符合控股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的。目前,资产公司通过债转股、风险机构托管重组、市场化收购或新设等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进入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金融租赁、资产管理、投资等金融领域。
有的以证券投行为主,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四是银行业务转型程度,主要是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

货币化速度放慢,则银行业发展速度也会放慢。保险属于顺周期业务,重组保险公司后,资产公司的顺周期业务将占主导地位,在经济周期中将获得主动,赢得更好发展条件,业务发展和收入利润将更加稳定,抗周期能力增强。
通过这种尝试,可以促使资产公司在不良资产业务领域培育起更为全面和综合性能力,使不良资产业务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而融资可获得性较差,金融租赁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五大国有银行、中国平安的业务范围都覆盖了几乎全部金融领域。同时收入水平很低,缺乏足够能力来为各类风险提供预期安全保障,保险需求较低。现根据支柱业务选取的标准,结合前文分析,从行业前景(持续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客户网络以及可关联性五个维度对银行、保险、证券做比较(见下表)。一些地方和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壮大或跻身金融业,如上海组建了上海国际集团。
从现实来看,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都是以银行、保险、证券中的一项或多项为支柱业务,同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为辅助。保险业与一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在市场机会上,近年来,由于保险资产规模发展过快,保险公司增长重规模、轻质量,每年都有一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需补充资本金,有些需通过重组引入战略投资:同时保险业竞争加剧,一些保险公司甚至大型保险公司经营压力增大,控股股东退出意愿增强,因此保险业并购重组比较活跃,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不下十数起。(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资产公司如成功重组保险公司并将其经营好,在为国家消解重大金融风险隐患的同时,给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对社会各方面带来良好效益。
资产公司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已经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往往即使错失一次机会,用无数次努力也难以弥补。二、对支柱性金融平台的选择分析 (一)可能性分析 对支柱业务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雄心。
大型保险公司资金充裕但是投资渠道有限。几大国有银行和一些央企都在近几年通过并购控股了保险公司。这样,资产公司手中将拿着两副大牌,一副是主牌,一副是副牌。重组风险保险公司是资产公司功能职责所在,是发挥国家金融风险处置政策工具作用的体现。
同时债券市场发展处于发展不足状态,未来发展提升空间很大。三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高端设备的需求持续上升。
相比并购重组银行,不管是市场准入条件还是市场机会,近期并购重组保险公司都要更为宽松,可行性更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经济周期波动中,顺周期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长。
在经济发展水平低时,人们对人身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拥有的财富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少。保险公司大量的客户群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点,加上资产公司的网点以及证券等其他平台网点、客户,三网或多网融合、客户共享、业务交叉,将形成强大的交叉销售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产生极大的协同效益。
资产公司如果重组大型保险公司,将拥有一个可靠业务发展和收入利润来源支柱,被重组的保险公司将在资产公司集团内占据支柱地位,合并其资产规模、收入和利润后,其资产规模、利润规模、经营范围和网络分支及财务结构等出现质的气跃,跨上一个大的台阶。同时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风险保障偏好和能力都会提高,保险需求也会不断提高。但是并购大型银行机构的现实可行性至少在目前很小,几乎为零。对投资股权比例未做限制,这个管理办法也适应资产公司。
复星集团控股了德邦证券,并拟收购一家银行。也可以通过重组、附增价值后溢价退出,既可战略性退出也可部分退出。
需与时俱进,积极拓展不良资产业务的外延,将不良资产的概念从银行不良资产扩展到其他金融机构或实体企业的不良资产。从要素禀赋来看,人口红利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在过去30年经济高增长中,人口红利贡献率占27%。
当发展到较高水平,保险需求达到一定满足程度时,保险边际偏好和需求会下降。四是形成战略性互补、协同效应。 |